【光明日报】任继周:涵养动中静 虚怀有若无

发布时间:2015-08-14 字体大小 T |T

任继周:1924年出生,山东平原人。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,国家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。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又是夏天,我已是91岁的年纪了。

这一生影响我的座右铭曾经有两个,是随着年龄而变化的。

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,“立志高远,心无旁骛,计划引领,分秒必争”这个座右铭一直陪伴着我,鼓励着我,一直到我71岁。

这个座右铭鼓励我做一个高尚的人,不把困难和挫折放在心上,不为琐事分心,埋头做好自己的事。尤其是我体会到心无旁骛很重要,它可以使我精神内敛,节约精力而提高悟性。

我对每一个生活阶段都订立学习计划,有任务,有进度。例如学期计划、假期计划、周计划,甚至精确到每一天的每一个小时。一般来说,我把一天分作三段,上午、下午、晚上。工作紧张时,计划到小时。一旦列入计划内的学习和工作,我都要完成,不许空白。计划可包括多项工作,但其中必须包含读书。

为了便于自我检查计划进度,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。我的日记从不间断,如有计划不当,也可以增减,但是必须有计划。多年来,我感到有计划和没有计划的生活质量、工作效率大不一样。

多年来,我深耕于中国农业系统的研究。近30年来,我一直在为“草地农业”的发展做种种努力,我为国内“重耕地轻草地,偏重以粮为纲,忽视发展草业”的现状感到忧虑。我的声音,有赞成的,鼓励我坚持;有反对的,激励我继续前行。目前似乎已曙光初现。

第二个座右铭就是“涵养动中静,虚怀有若无”。1995年,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,二哥继愈看我忙得团团转,就送我一副对联“涵养动中静,虚怀有若无”。我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,这十个字是我晚年的定海神针。

人生高低行止、纷乱复杂,要自觉地做“涵养”功夫。不管多乱,不要使它吹皱心中的一池春水,保持心境的澄澈、平静,才能正常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。“虚怀有若无”,则可促使自己胸襟恢宏,接纳万物,有助于心境的和平、宁静,愉快地接纳新事物。

我在《人生的“序”》这篇短文中写下这句话:“八十而长存虔敬之心,善养赤子之趣,不断求索如海滩拾贝,得失不计,融入社会而怡然自得;九十而外纳清新,内排冗余,含英咀华,简练人生。”老年人把生活弄得简单一些,把思虑弄得单纯一些,边玩边做,边做边玩,游戏与工作互为载体,这样生活得有趣而充实,对社会也多少有所贡献。

抱着这样的心情,80岁那年,我着手主编《中国农业系统发展史》和《中国农业伦理学史料汇编》。两本书都组织了多位相关领域专家,大家为着共同的目标,一起努力探索我国农业前进的道路。(任继周自述本报记者金振娅整理)

《光明日报》( 2015年08月13日 01版)

 

 

Baidu
sogou